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一种独特的内容创作趋势正在悄然改变我们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记忆——AI“魔改”老剧。这些短视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观众熟悉的场景和角色重新塑造,赋予了它们全新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生命力。例如,在《甄嬛传》中,原本优雅而充满策略性的宫廷斗争被转换成了现代枪战;而在《西游记》里,唐僧不再是对女儿国国王的婉拒,反而表现出了意外的开放态度,甚至孙悟空与沙悟净也骑上了摩托车疾驰而去。此外,《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骂王朗的经典桥段也被改编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喜剧风格,桃园三结义的精神内核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街头混混的集结口号。
对于这一现象,网络用户的反应可谓褒贬不一。一方面,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创意的体现,能够带来新鲜感和娱乐价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典的二次传播。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观众表达了担忧,比如张女士就提到,最初她觉得这样的视频很有趣,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自己的记忆逐渐被这些荒谬的情节所取代,同时担心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内容可能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这背后还隐藏着复杂的版权和法律问题。
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过类似的争议案例。2006年胡戈制作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曾引起广泛讨论,导演陈凯歌对此表示不满并考虑采取法律行动。如今,借助于AI工具的帮助,任何拥有一定技术知识的人都可以轻易地创造类似的作品,给原有的影视作品带来了更加剧烈的变化。然而,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所说,利用AI进行此类修改实际上构成了侵权行为,因为它涉及到使用影视剧中原有的人物形象以及演员的肖像,有可能侵犯到明星的肖像权。此外,它还可能触及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如果原作者或版权持有者认为该改动是对作品的一种亵渎,则有权提起诉讼。
青年剧作家及导演向凯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批评了这种做法。他认为,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是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更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当这些经典被随意篡改时,实际上是对其精神内涵的一种亵渎。向凯强调,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流量而破坏作品的本质。他呼吁创作者们应当更加负责任地对待自己手中的素材,同时建议平台方加强对用户上传内容的审核力度,以确保所有发布的内容都是合法且符合道德规范的。
尽管AI魔改国产老剧短视频能够在短期内吸引大量关注并产生一定的娱乐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首先是对经典文化的冲击,其次是可能会误导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最后则是潜在的法律风险。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意识到保护经典的重要性,共同努力维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毕竟,经典之作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用心去守护。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进行时•政法篇》节目特别邀请到了云南天外天(大理)律师事务所牛坤律师作为嘉宾,针对上述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该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10点首播,晚上9点至10点重播,听众可以通过大理市融媒体中心·大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FM99.9收听,或者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如“蜻蜓FM收音机”、“喜马拉雅”等同步收听或回放。节目旨在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公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与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和谐法治社会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甄嬛掏枪妃子们骑摩托,AI改图的边界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