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媒体访谈中,乌尔善表达了对继续拍摄《封神第三部》的渴望。然而,不少观众对此表示质疑,认为他未能珍惜先前的机会,反而损害了这一经典IP的形象。
知名导演饺子曾强调,机会来之不易,必须全力以赴,将最佳的作品呈现给观众。他认为,无论是导演还是艺术创作者,都应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回顾乌尔善与《封神》系列的历程,观众起初对《封神第一部》寄予厚望,并通过口碑效应推动其票房达到了26亿。作为回报,观众期待第二部能展现武王伐纣、阐教截教之争等精彩内容,这被视为导演与观众间的双向奔赴。
遗憾的是,《封神第二部》上映前便遭遇了主创团队形象危机,包括选角争议在内的多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即便如此,观众依然怀着期待走进影院,但最终却感到极度失望。
影片中姬发的性格设定显得优柔寡断,与其历史形象大相径庭。原本是深受民众爱戴的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却因个人情感而犹豫不决,甚至需要邓婵玉出手相助才得以完成任务。这种改编让原本充满史诗感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以爱情为主线的剧情,令许多粉丝难以接受。
此外,电影的特效表现也未达到预期。殷郊的形象设计被批评为缺乏审美,不仅没有体现出中国神话的韵味,反而更接近西方神话风格。尤其是彩蛋中的通天教主造型,更是被观众形容为模仿“伏地魔”,这样的视觉效果显然无法满足观众对于经典角色的期待。
剧情方面,乌尔善引入了一些极具争议的情节,如殷郊吸干元始天尊法力后仅依靠蛮力作战,以及弱化杨戬和哪吒的角色地位,这些改动均受到了广泛批评。特别是对于杨戬和哪吒两位在原著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角色,他们在续作中几乎沦为配角,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削弱了故事的吸引力。
不仅如此,像魔家四将这样的关键人物也被刻画得不尽人意,他们的形象和战斗力远低于观众预期。相比之下,《黑神话:悟空》中四大天王的设计则更加深入人心,尽管预算可能不及《封神》,但在细节处理上明显更胜一筹。
至于战斗场面,《封神》的核心元素——神仙对决、法宝纷飞等精彩场景在续作中几乎不见踪影。闻太师的十绝阵只剩下金光阵,其他诸如天绝阵等地道奇技完全缺失,使得整个故事失去了原有的紧张刺激感。
面对外界的批评,乌尔善并未表现出足够的反思,反而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辩解,这进一步加剧了观众的不满情绪。对于想要获得第三次机会的乌尔善而言,唯有深刻反省并采取实际行动改进,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信任和支持。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精心筹备,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