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香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早年丧夫,晚年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经历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
然而,她的一生也是从苦难走向光明的过程,“苦尽甘来”正是对她一生最好的诠释。
在98岁时平静离世,没有病痛折磨,她的离去如同秋叶般静美,这得益于她一生中的善举和积累的福泽。
一、临终三句遗言,句句成真
“我养你长大,你为我养老”,这句话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也揭示了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
李梅香晚年的生活之所以能过得如此顺遂,全靠大孙女李丽华以及大女婿王建国的悉心照料。尤其是由她亲手抚养长大的李丽华,对她的照顾比亲生母亲陈秀英还要周到。
- 今后要学会独立生活。
- 不要依赖孩子,甚至自己的儿子也不可靠。
- 警惕你的母亲(陈秀英)。
回顾李梅香的一生,人们无不称赞她是一个好婆婆!陈秀英曾开玩笑地说:“当初我不是因为爱你父亲才嫁进来,而是看中了你奶奶。”
陈秀英接连生育了六个女儿,却始终未能为家族添上一个男丁,面对家族香火即将断绝的压力,如果换作其他婆婆,可能会责怪媳妇或逼迫儿子休妻再娶。
但李梅香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安慰陈秀英,帮助调解儿子与儿媳之间的矛盾,并将生不出儿子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认为若是年轻时多生几个儿子,就不会让陈秀英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无论丈夫是否健在,李梅香一直是李家的核心人物,她对儿媳陈秀英的好是无可比拟的。然而,在临终之际,为何要特别叮嘱李丽华警惕陈秀英呢?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陈秀英性格上的自私与偏见。李梅香这样做并非为了挑拨母女关系,而是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
尽管李梅香对陈秀英如亲生女儿一般,但在她晚年需要照顾时,陈秀英却选择了忽视,完全把责任推给了李丽华一个人承担。
在李梅香生病期间,陈秀英不仅不闻不问,还抱怨老太太的存在让家里显得阴森恐怖,常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愿靠近老人的卧室。这种行为充分暴露了她的自私冷漠。
陈秀英偏向最小的女儿李家欢,老太太去世后,母女二人联手将李丽华和王建国赶出了祖宅。
李丽华的晚年同样遭遇困境,两个儿子不争气,一个沉迷赌博,另一个则不孝顺,李丽华和王建国只能依靠彼此。
不愧是一位经历过风浪的长辈,李梅香的三句话最终都一一应验。
二、命运多舛的“养老女婿”王建国
李家亏欠最多的人莫过于大女婿王建国。
李丽华为家庭操劳半生,晚年却被扫地出门,境遇凄凉,虽然令人同情,但她也有自找麻烦之嫌。
没有人强迫她像男人一样扛起家庭的重担,父亲健在时,应该由他撑起这个家;父亲去世后,作为母亲的陈秀英理应承担责任。
李丽华两次剪短头发,坚持担任姐妹们的家长角色,是否出于好胜心理?
王建国是多么无辜,仅仅因为爱上了李丽华,便自愿陷入这场泥沼之中。李丽华嫁给他的初衷并非爱情,而是看中了他在武装部担任领导职务,拥有财富和权力,可以帮助支撑李家。
李丽华心中最爱的男人是林为民,王建国只是她共同生活的伴侣。婚礼当天,当听到林为民工作中受伤的消息,李丽华神情恍惚,仪式结束后立即前往医院探望。新婚之夜,她背对着王建国,默默流泪,心中挂念的是林为民。
在李丽华的心目中,排在首位的是娘家人,其次是自己的孩子,最后才是丈夫王建国。
若非王建国成为李家的大女婿,汤家三兄弟报复李常胜时,不知会做出何等恶行。称王建国为李家的救命恩人毫不为过。
李丽华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王建国给他取名李向阳,弥补了李常胜和陈秀英无子的遗憾。李常胜曾明确表示,王建国将成为李家的养老女婿,祖宅将留给大孙子李向阳。
正因为这份承诺,王建国对待李家老人更加用心尽力,生怕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这些年,他和李丽华挣得的钱除了基本开销外,全都用于资助李家姐妹及长辈。
王建国追求的究竟是房子吗?显然不是,他看重的是夫妻间的情谊和长辈的信任。结果,姐妹们成年后开始算计他们,连老人陈秀英也参与其中,动用暴力手段将两人逐出祖宅,流落街头。
最终,王建国不仅没能得到房产,连一句好话也没落下。难怪他在病故前说:“下辈子绝不娶你”,“扶妹魔”李丽华,谁敢要?
相比之下,张晓芳才是理想的伴侣,她聪明能干,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医生,每个阶段的人生规划都非常清晰,王建国最适合的伴侣应该是张晓芳,两人携手共进,未来必定美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六姐妹里的何文氏临终前说了啥?句句都成真,苦了养老女婿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