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小聚,热衷于挖掘影视背后的故事,品味剧中的百态人生。愿你无需披荆斩棘,亦能笑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生而为人,我热爱这世间的一草一木,享受着来自天地的馈赠,也愿意回馈这份美好,这是我心中的信念。
沐清歌的这段话,揭示了《仙台有树》的核心冲突点,也是她个人魅力的真实写照——一个自由不羁的灵魂。
在剧中,玄门正道追求的是修仙救世,但成仙之后却要放弃凡尘杂念,远离人间烟火。
因此,沐清歌对成仙毫无兴趣,她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正如《乌合之众》中所言,人一旦进入群体,智力水平便会大幅下降,为了获得认同感,个体甚至愿意牺牲理智去换取那份安全感。
然而,沐清歌坚守自我,这才有了心灵的自由,这是洒脱的前提条件。
保持初心,即目标明确,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这并非易事。
苏易水同样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自幼被母亲抛弃、父亲算计,他深知唯有变得更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站在巅峰俯瞰众生。
让自己变得强大,以掌握命运,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
但沐清歌提醒他,过度执着于成为最强者,往往会陷入欲望的漩涡,最终迷失自我。
是保持初心还是沦为执念,仅在一念之间,选择的不同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守住初心就是守住做人的底线。
年少时,沐清歌与妹妹相依为命,在寒冬腊月遭遇山贼。山贼威胁沐清歌向村里的井水中投毒,作为交换条件给予她们食物并放她们一条生路。
一边是濒临饿死的妹妹,另一边是无辜的村民,在面对凶残的山贼时,弱小的沐清歌真的别无选择吗?
苏易水问沐清歌,是否会选择投毒?
沐清歌摇了摇头,经过一夜思考,她决定带着妹妹逃离险境,踏入冰天雪地中,本以为会就此冻死,没想到她们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她告诉苏易水,很多时候人们就像被困在一个盒子里的飞蛾,看似处处是绝境,其实只要勇敢迈出一步,就会发现天地广阔,总有出路。
身处绝境,并不应成为选择捷径或作恶的理由。
人在面临两难抉择时,趋利避害是本能反应,但沐清歌指出,真正的自由在于内心的坚持和道德底线。
那么,保持初心就能如沐清歌一般拥有潇洒的人生吗?
答案显然不是这样。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两点:一是不内耗,二是活在当下。
沐清歌之所以不在乎外界眼光,只专注于自我成长,是因为她的内心世界非常和谐。
她承认自己喜爱红尘俗世,喜欢那些天真烂漫的徒弟,没有丝毫名声上的负担,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准则。
留恋人间烟火,因为平凡的生活让她感受到生命的色彩;用自己辛苦修炼的本领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使她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收徒时,她看重的是每个人的特长而非武艺资质,让每个徒弟发挥各自的优势做事,在沐清歌看来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内心的和谐是治愈内耗的最佳良药,同时也要学会善待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的内耗源自于对过去的纠结。
例如,苏易水曾告诉沐清歌,他只接受苦难而不品尝甜蜜,认为只有记住痛苦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而沐清歌是如何看待过去的呢?她说人心就这么大,过去被迫承受了许多苦痛,现在既然有机会选择,何必继续折磨自己呢?
唯有放下过往,才能全心全意地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个宏大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她希望苏易水明白,当此刻我们坐在花树下品酒时,就应该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好,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阴影里,错过眼前的美好时光。
即便身陷困境,只要勇往直前,用心感受每一步的历程,终将走出阴霾,体验心灵的自由。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仙台有树》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仙台有棵树,沐清歌这么活着:守着初心,不去内耗,就在当下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