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剧的老套路和新玩法

随着初春的脚步渐近,家庭剧在剧屏上悄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现象或许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然而,《180天重启计划》与《六姊妹》的出色表现,无疑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坚实的佐证。

类型剧的老套路和新玩法插图

回顾以往,湖南卫视通常以其青春、奇幻、古装及谍战等类型的剧集吸引观众,但此次通过《180天重启计划》,这部以高龄孕妇与其成年女儿关系为主线的家庭剧,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展现了其节目编排的新方向。

拍摄一部关于孕妇及其家庭关系的电视剧并不容易,特别是当主角是一位高龄孕妇时,剧情很容易变得冗长和枯燥。将这种复杂的母女关系与高龄怀孕的主题融合在一起,更是一项挑战。《180天重启计划》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创作者们的精心策划与执行。

《180天重启计划》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引人入胜且细腻入微。无论它属于何种类型,只要能够吸引观众并让人沉浸其中,便是最大的成就。剧中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清新自然;周雨彤与吴越饰演的母女角色深入人心,吴越的表演既精准又富有层次感,而周雨彤一人分饰两角,展现了极高的演技张力;耿乐饰演的继父,则以其微妙的表情变化成为了“表演教科书”般的存在;加上陈明昊、朱茵、韩东君等一众明星的支持,使得该剧在表演层面既有深度又有幽默感。

此外,剧中不乏令人动容的细节,比如童年顾云苏写给母亲的“诗”,以及陈明昊所扮演的父亲形象,既真实又具有内在逻辑性。这样一部人物刻画细致、充满现代气息的家庭剧,在春节后的“开工季”期间,正迎合了大众对于新生活的期待与追求,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局面。

不过,《180天重启计划》也并非毫无瑕疵,频繁出现的回忆片段有时会打断观看体验,尽管导演可能是在尝试创新叙事结构,但这确实影响到了观感流畅度。这也是近年来一些热播剧集普遍存在的小问题。

相较于《180天重启计划》,《六姊妹》开播时间稍早,并一度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这不仅得益于先发优势,还得益于央视平台的强大影响力。严格来说,《六姊妹》是一部年代戏性质的家庭剧,与前者侧重当代生活有所不同。但两者都以女性为中心,同属家庭剧范畴,加之都有豪华的演员阵容,因此难免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类型剧的老套路和新玩法插图1

《六姊妹》汇集了奚美娟、邬君梅、刘钧等众多实力派演员,覆盖了70后至90后的不同代际。或许是受限于剧集长度,该剧在展现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时采用了较为宏观的手法,细腻程度略逊一筹,这也导致了人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气质呈现显得不够精细。

与此同时,税务题材的涉案剧《大河之水》也加入了初春档期的竞争行列。主演聂远、杨蓉等人之外,该剧还有一支不容忽视的配角队伍。作为行业涉案/反腐剧的一种,《大河之水》遵循了该类剧集的特点:事件发生后,主人公深入调查直至真相大白。虽然节奏紧凑,但整体风格相对保守,缺乏突破。

最近两个月里,涉案剧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未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作品。郭京飞主演的《漂白》原本有望成为话题之作,但由于剧情控制不当和过多使用回忆手法,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比之下,《三叉戟2》则被认为是近期最成功的涉案剧之一。它的成功在于贴近现实的同时,注重从细微之处挖掘新意,避免落入固化的模式。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剧作,未来的佳作都需要这样的精雕细琢才能脱颖而出。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类型剧的老套路和新玩法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