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春,一部以大运河文化为背景、讲述90年代青年成长故事的电视剧《北上》在央视首播,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
该剧播出首周末即创下收视率峰值3.53%的佳绩,同时在爱奇艺平台上的热度值也登顶飙升榜。主演白鹿以其短发、“黑皮”、钢牙套的形象亮相,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假小子”,这一大胆尝试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赞赏她为了角色而牺牲形象的专业精神,也有批评者认为她的表演方式略显夸张。
实际上,这不仅是白鹿从古装偶像剧向正剧转型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她在三年前所说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进一步体现。
在《北上》中,白鹿饰演的角色夏凤华是生活在运河边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孩。无论是偷划货船时紧张地握紧船桨,还是为给母亲治病四处奔波收集废品的倔强,又或是暗恋他人时那偷偷一瞥的眼神,都被白鹿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导演姚晓峰透露,白鹿主动提出要“去精致化”,包括剪短头发、涂深色粉底、戴牙套,甚至因长时间暴晒导致皮肤过敏。
这种自我挑战式的造型设计旨在让观众忘却她之前在仙侠剧中扮演的神仙形象,更加贴近剧中人物的生活气息。
夏凤华的成长经历跨越了十数年,从一个顽皮的假小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城市女性,这对演员的演技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虽然白鹿在表现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但在处理成年后的情感爆发戏份时,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例如,在一场因为梦想被嘲笑而愤怒斥责朋友的场景中,她的表演被批评为过于表面化。
那么,两年前她说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真的实现了吗?
2023年的尖叫之夜上,白鹿凭借其作品获得了年度女演员奖,并以此为契机发表了一段关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言,引起了广泛关注。
当时她手握多部热门古装偶像剧,但因其表演风格(如瞪眼、抿嘴、皱眉)受到了不少质疑。
面对网友的质疑:“只演了几部古装偶像剧就敢说自己已经跨过了万重山?” 这些声音反映了公众对她的期待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尽管她已经成为一线女星,但在演技方面尚未获得广泛认可。
此次《北上》中的特殊造型本意是为了突破以往的形象局限,但却引发了新的争议。
一些观众指出,年代剧的深度和广度不应仅仅依赖于外貌上的变化,而是应该通过角色本身的吸引力来传达。就像《人世间》里的殷桃和《父母爱情》中的梅婷那样,无需刻意扮丑也能完美诠释出角色的时代特征。
相比之下,白鹿在《北上》中的表现则被认为缺乏内在的力量,尤其是戴牙套后的表情管理问题更为突出,有评论直言不讳地批评道:“无效的扮丑反而暴露了演技的不足。”
然而,考虑到大多数同龄女演员仍然局限于古装偶像剧领域,白鹿选择参与《北上》无疑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这部剧基于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由赵冬苓、姚晓峰等知名制作团队操刀,意在复制赵丽颖在《幸福到万家》中的成功转型路径。
据报道,白鹿在拍摄过程中展现了极大的敬业精神,连续拍摄12条运河奔跑戏直至体力透支,并且提前数月深入体验市井生活,这表明她决心走出流量明星的舒适区。
但是,真正的转变并不仅仅是依靠努力就能达成的。在与资深演员萨日娜的合作中,后者细腻入微的表情对比之下,更凸显出白鹿在眼神表达上的欠缺。
而在与欧豪的情感戏份中,也被指未能充分回应对方传递的情感。导演赵冬苓曾评价白鹿能够沉下心来钻研剧本,但观众更渴望看到的是最终的成果而非过程。
目前,《北上》的成功更多得益于央视的强大平台支持以及题材的独特性,而非演员个人的表现。
豆瓣上的评论中不乏批评的声音,比如“白鹿被李宛妲盖过风头”、“演技拖累整体质量”等等。
这种“剧红人未爆”的局面揭示了流量明星转向正剧面临的共同难题:观众对其评判标准更高,容错空间极小。
尽管如此,白鹿的这次转型并非毫无收获,它为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她的面部轮廓适合现实主义题材的特点,在《北上》中与李宛妲同框时展现出不俗的魅力,显示出她适应不同类型的潜力。
如果她能减少对外形改变的依赖,专注于像《警察荣誉》这样的生活类剧集,或许能够更好地展现这张脸庞背后的真实情感。
正如冯远征所说:“演员到最后比拼的是文化底蕴。”
对于白鹿而言,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更多的外形改造,而是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艺。
毕竟,“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正含义,并非是建立在短暂的流量光环之上的自我满足,而是通过深入人心的角色,在观众心中树立一座不可动摇的丰碑。
从《周生如故》中的漼时宜到《北上》的夏凤华,白鹿的转型之路如同一次尚未完成的修行,她的勇气值得我们给予掌声,但她表演艺术的磨砺依然任重道远。
半步成功的转型,意味着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白鹿到底翻过万重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