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演员终于上位,他们真的开始上桌了

影视行业的变革正悄然发生,从以往的“生产驱动”模式逐步向“用户驱动”转变。这一过程中,资本、政策以及技术的多重影响使得短剧演员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未来,随着短剧与长剧界限的模糊化,演技实力将成为评判演员的重要标准。

短剧演员终于上位,他们真的开始上桌了插图

这意味着,只要是有才华且勤奋努力的演员,都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认可,并在影视圈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 | 星辰夜语

编辑|流云飞舞

近日,一位名为苏晓的短剧男演员因其粉丝热情接机而登上了社交网络的热搜榜。

现场视频显示,苏晓被一群狂热的支持者簇拥着,他们手持手机记录下每一个瞬间,场面一度失控。有人戏称,若不是安保措施得当,苏晓差点就成了“人肉饼”。截至发稿时,苏晓在抖音上的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大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明星。

回顾苏晓早期发布的作品评论区,不难发现诸如“我就是等着《甜蜜陷阱》那部短剧的人”、“这两年拍短剧,苏晓真的瘦了好多”的留言比比皆是,这不仅体现了短剧对提升个人知名度的巨大作用,还能够带动其之前非短剧作品的关注度。

由此可见,短剧不仅仅是让苏晓饰演的角色《甜蜜陷阱》中的林逸飞一夜成名,更是为其整体市场价值带来了全面增值。

由此可以推断出,短剧演员的咖位正在不断提升,他们已经开始登上主流舞台。

01

为何短剧演员能够升咖?

过去,在传统的影视行业中,演员的地位通常依据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顺序排列。然而,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起初,短剧演员被视为行业链最底端的存在。

但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观众的观看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方式日益普及,微短剧以其紧凑的情节和高效的情感传递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免费观看的形式也符合当下消费者的经济心理。

例如,《80年代的爱情故事》这部短剧,通过怀旧元素结合巧妙的情节设计,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点,最终实现了全网播放量超10亿次的佳绩。

短剧常见的土味甜宠、逆袭复仇等题材尤其受到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用户的喜爱,《甜蜜陷阱》这部爱情短剧的播放量就超过了9亿次,充分展示了下沉市场的潜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单部短剧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头部作品的投资回报率却异常高,远超传统长剧。如《80年代的爱情故事》日充值收入达2000万元,《绝世美人》则达到了5500万元的日充值纪录,8天内总收入超过1亿元,刷新了短剧市场的记录。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盈利模式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

根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到2025年,该数字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有望增至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9.2%。

可以说,微短剧产业基础的不断加强和市场的持续扩大,为短剧演员提供了升咖的基本条件。

此外,优秀的表演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随着产业基础的稳固,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开始签约短剧演员,既降低了风险,也为长剧储备了新鲜血液。

短剧特有的高反转特性要求演员在短时间内展现出强烈的情绪变化,这对演技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培养出了极具感染力的演技派。

借助大数据分析,短剧平台能精准地将合适的演员推荐给目标观众群体,形成聚集效应,增强记忆点。比如年轻演员李明,在《女王归来》中扮演心机深沉的“冷面总裁”,再到《花火少年》里塑造情感复杂的“悲情英雄”,他在特定角色类型上的深耕,自然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

部分演员,像苏晓这样,凭借短剧积累了足够的流量后,开始涉足综艺、品牌代言等领域,进一步拓宽商业版图,增加了社会影响力。近一个月来,苏晓已连续成为多个品牌的代言人,并登上了知名杂志封面。

短剧演员终于上位,他们真的开始上桌了插图1

尽管行业内仍存在偏见,但评价体系正在经历重塑。从过去的重视学历背景,到现在更加注重实际表现,数据成为了衡量演员价值的关键指标。

资方更看重的是演员的内容变现能力,而短剧演员往往与短视频平台紧密结合,通过垂直领域的创作快速积累起精准粉丝群,完成内容到流量再到变现的闭环过程,满足了资本追求短期收益的需求。

总体来看,短剧演员地位的上升不仅是其自身价值的认可,也是整个短剧产业在影视产业链中占比增加的表现。

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从业者评价体系也在迭代升级,跨媒介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新的业态和标准正在形成。

02

哪些短剧演员实现了升咖?

今年初,某业内知名人士在其微博上宣布,正式签约两位短剧界的佼佼者王丽和张峰,称赞他们的外形和演技均达到高标准。

王丽原本学习音乐专业,后来转行成为一名婚纱模特,再转型成为短剧演员,她的代表作包括《女王归来》和《花火少年》。张峰则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新秀,因在《黑玫瑰的秘密》中饰演皇后一角而迅速走红,之后又凭借《80年代的爱情故事》和《水墨江南》中的精彩演绎成为短剧界的一颗新星。

得益于这些成就,王丽和张峰得以参演短剧《光辉岁月》(已于今年2月首播)以及长剧《茶香四溢》(于3月初开机)。

赵悦作为新一代短剧女王,自2022年起以《小魔女悦悦》一剧出道,其代表作还包括《偏偏喜欢你》和《黑玫瑰的秘密》等,累计短剧热度值超过1.5亿。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赵悦获得了柠萌影视的青睐,在即将播出的长剧《月下同行》中担任重要角色,该剧被列入腾讯2023年度重点剧目名单,备受期待。

至于前面提到的苏晓,则是从抖音网红起步,2025年初凭借主演《甜蜜陷阱》迅速蹿红,据悉他还将参与优酷热门综艺《无限挑战班》第三季的录制,预计将再次掀起一波热潮。

03

总结

通过一系列成功的短剧作品和扎实的演技,短剧演员们逐渐赢得了主流平台和资本的关注,成功向综艺、长剧领域迈进,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这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本月早些时候,在爱奇艺举办的荧光之夜活动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追光计划”微短剧大赛,并提出将为短剧人才提供包括落户、签约在内的多项支持措施。

这项政策表明了北京致力于重塑短剧行业竞争格局的决心,同时也预示着短剧行业的社会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

去年9月,爱奇艺宣布进军微短剧领域并推出了“短剧场”和“微剧场”之后,今年又决定将爱奇艺极速版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这是首个由长视频平台推出的独立微短剧应用,标志着微短剧的竞争将从小程序渠道转向原生渠道。

与此同时,腾讯和字节跳动也不甘落后,分别加速了短剧内容布局。腾讯推出了“火星短剧社”,并在微信小程序上线;而拥有超过1.5亿月活跃用户的字节跳动,则在微信、抖音等多个平台上布局了超过30款短剧小程序产品,如逍遥剧场、金枝好剧等。

某业内人士在介绍王丽和张峰时曾表示,“演员的能力不应仅以长短剧来划分。许多短剧演员无论在外形还是演技方面都优于长剧演员。因此,在我的团队中不存在所谓的鄙视链,只有公平的机会。”

这段话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即打破壁垒,消除偏见,用实力说话。

影视行业正处于从“生产驱动”向“用户驱动”的转型期,受资本、政策和技术的影响,短剧演员地位的提升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短剧与长剧之间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演技将成为衡量演员的核心标准。

届时,所有努力进取的优秀演员都将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并在影视舞台上长久立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短剧演员终于上位,他们真的开始上桌了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