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棋士》的持续热播,关于这部剧的讨论与争议也未曾停歇。
正如剧中所言,“出了社会,你要学会输棋”,这句话似乎也在暗示着这部剧在面对外界质疑时的态度。
尽管当前存在一些舆论风波,但未来剧情的发展能否让《棋士》扭转局面,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小星
编辑|晓月
排版 | 流云
3月25日,由腾讯视频X剧场与CCTV-8联合推出的犯罪悬疑剧《棋士》正式开播。
仅一天时间,《棋士》凭借其独特的题材融合以及引发热议的话题迅速成为2025年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最快突破24000的剧集,并刷新了腾讯视频X剧场的历史记录。
根据云合数据,截至3月28日21时许,《棋士》正片的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达到9.3%,位居连续剧热播榜第四位,并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
那么,《棋士》究竟如何?是否值得一看呢?
《棋士》是一部优缺点都很鲜明的作品。就目前播出的六集来看,它不仅为类型剧的创新提供了“经典框架+本土符号”的尝试样本,而且其引发的争议也成为了观察国产剧创作现状的一个窗口。
《棋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世纪初的南方城市,讲述了围棋老师崔业(王宝强饰)因一场意外卷入犯罪事件,逐渐走向犯罪道路,而他的哥哥崔伟(陈明昊饰),作为一名警察,对弟弟穷追不舍,兄弟二人由此走上了黑白分明的道路。
将《棋士》与美剧《绝命毒师》进行对比,确实能找到不少相似之处。例如,两部作品中的主角都是从普通教师身份出发,由于生活困境被迫走上犯罪之路;同时,他们各自的家庭成员中都有执法者角色,这种设置增加了戏剧冲突。
不过,《棋士》也做了许多本土化的努力,比如展示了学校内的官僚主义现象、崔业被扣留奖金的经历等中国特有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将围棋战术融入到犯罪情节设计之中,如使用“弃子保帅”、“围点打援”等策略来策划逃脱警方追捕,这些都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
然而,有观点认为这种本土化尝试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甚至有些故弄玄虚之嫌。毕竟,如果崔业不是一名围棋高手而是其他领域的智者,同样可以利用类似的谋略达到目的。
尽管如此,《棋士》因其独特的设定和情节引发了广泛讨论。有观众指出,虽然不是直接翻拍《绝命毒师》,但两者之间的相似度极高,特别是在人物动机和制作质量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棋士》的话题性使得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7.5亿,推动了剧集的进一步传播,但也导致豆瓣评论区出现了大量负面评价。
在此背景下,如何界定“本土化改编”的界限,实现真正的本土化改编,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说到演员表现,主演王宝强在《棋士》中的演技堪称一绝,他塑造的崔业展现出了三种人格特质:首先是作为普通教师时的卑微怯懦;其次是转变为犯罪天才后的冷酷理性;最后则是作为父亲时的复杂情感。
对于王宝强来说,饰演崔业不仅是对其演技的一次挑战,也是打破以往喜剧形象的重要一步。通过这一角色,王宝强有望完成从“喜剧明星”到“实力派演员”的转变。
《棋士》不仅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未来剧情的发展能否赢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将是决定其最终命运的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高启强算啥?「棋士」到底输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