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墨轩为啥这么招人烦?真只是因为看不上李云龙?

在《亮剑》这部剧里,李云龙的岳父田墨轩这个角色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个人对他的看法也经历了几次转变。初次接触时,觉得他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角色;之后再看,却发现他有着独特的智慧与远见,其言论常常引人深思,似乎作者有意通过他展示一种与李云龙截然不同的思想碰撞,这样的设定无疑为故事增添了不少深度。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人阅历的增加,再次审视这个角色时,不禁感到有些虚假。田墨轩所展现出来的所谓“先见之明”,其实更多是作者从现代视角出发的一种理想化投射,而非基于当时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

田墨轩为啥这么招人烦?真只是因为看不上李云龙?插图

铁骨铮铮的田墨轩如何能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安然无恙地活到新中国成立?小说版给出了部分答案:田墨轩家庭背景深厚,夫妻二人均来自江南望族,在苏州拥有自己的宅邸,并且他们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批评时政的文章。但值得注意的是,田墨轩夫妇自称秉持中庸之道,既不偏左也不偏右,没有任何政治倾向。考虑到田墨轩出场时已是50多岁,历经了清末、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日军占领时期的种种变迁,对于一个敢于直言批判时局的文人而言,在这些政权交替过程中存活下来实属不易。特别是抗战期间,苏州作为沦陷区,早在1937年就被日军占领,如果田墨轩真的是一位刚正不阿的爱国文人,那么他是如何保住自己及家人的安全和财产的呢?

进一步探讨,即使假设田墨轩一家在战乱中幸运地保住了部分财产,但在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这段时期内,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崩溃和社会秩序混乱,大量地方富豪遭到抢劫或被迫交出财物。根据小说描述,田墨轩夫妇同样对国民政府的黑暗面进行了尖锐批评,这又带来了新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田墨轩是如何维持其富足生活的?若按照小说所述,田墨轩是一个宁愿牺牲自我也要帮助他人的善良之人,那么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他是否有可能积累并保留如此多的财富?

此外,田墨轩最终饿死于劳改场的情节更是加深了这一角色的矛盾性。尽管他被描绘成一位即便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仍不忘救济他人的人,但这种性格特质与其在动荡年代还能保持相对富裕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上,田墨轩的形象更像是作者借助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见解。例如,田墨轩提出减少军备投入、重视经济发展等观点,虽然在今天看来合情合理,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面对国际局势紧张的局面,这样的建议显得过于超前甚至脱离实际。

田墨轩这一角色虽然承载了作者关于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历史依据支持,使得其形象显得不够真实可信。作者试图通过田墨轩传达一些深层次的政治见解和社会评论,但由于未能充分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进行刻画,导致该角色更像是作者个人观点的代言人,而非一个立体鲜活的历史人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田墨轩为啥这么招人烦?真只是因为看不上李云龙?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