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然摄影地到爱情打卡点,江门怎么靠影视带火浪漫经济

当《追风筝的人》的风声掠过开平碉楼的屋顶,当《隐秘的角落》的紧张气氛弥漫在赤坎古镇的骑楼之间,当《棋魂》的棋盘对决映衬着长堤街巷的夜色,江门这座历史悠久的侨乡正通过影视作品重新定义其浪漫经济的轮廓。这里,被电影和电视剧赋予了独特魅力的城市,正在以影视IP为核心,构建起一个融合了旅游、文化和爱情的全新叙事空间。

从天然摄影地到爱情打卡点,江门怎么靠影视带火浪漫经济插图

从“天然影棚”到“爱的圣地”

“江门是一座随时可以成为大片背景板的城市。”一位参与制作《棋魂》的外联制片人如是说,揭示了江门作为影视取景地的独特吸引力——这里有150多处保存完好的骑楼街区和超过1800座独具特色的碉楼群落。这些古老的建筑结构,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为《隐秘的角落》中的张东升与朱朝阳提供了一个充满故事感的背景,在《一代宗师》里成为了叶问与宫二情感纠葛的见证,并在《我的姐姐》中为一段段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提供了舞台。江门,因此逐渐转变成了一座“爱的圣地”。

《隐秘的角落》张东升X朱朝阳丨“你愿意陪我一起去看星星吗?”——张东升

《一代宗师》叶问X宫二丨“叶先生,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到这里为止了。”——宫二

《我的姐姐》李晓阳X林悦丨“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因为有你在而变得不平凡。”——李晓阳

如今,台山梅家大院里,《让子弹飞》里的黄四郎之城已成过往,但骑楼间却流淌着新的浪漫篇章——情侣们身着民国服装,站在拱门下拍摄婚纱照,将这段历史融入他们的爱情故事;三十三墟街,《狂飙》虽已落幕,但“强盛猪脚面”的招牌却成了恋人们打卡的新地标,他们在古旧的骑楼下品尝竹升面,重温剧中人物的情感世界;赤坎古镇,《一代宗师》的故事虽已成为回忆,但侨乡婚恋美学却在这里得到传承——新人们乘坐摇橹船巡游潭江,让“一船两人三生缘”的浪漫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中。

从天然摄影地到爱情打卡点,江门怎么靠影视带火浪漫经济插图1

从“时光容器”到“造梦工坊”

江门的影视文化中,深深植根着对爱情的赞美与向往。早在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鹤山的胡蝶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银幕,她主演的《歌女红牡丹》中的悲欢离合,仿佛是侨乡儿女跨越重洋的情书。来自台山的首位奥斯卡华人摄影师黄宗霑,凭借《玫瑰纹身》等作品将岭南的光影艺术推向世界,他镜头下的骑楼风貌成为无数电影中相遇与分离的经典场景。至今,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众多影人仍在继续书写着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与追求。据数据统计,近三年来,超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仅去年就有超过30个剧组选择江门作为拍摄地。

这座由光影点缀的城市,现在正利用影视IP作为针线,将侨乡文化编织成一条双生的红线,连接过去与未来。从被动地充当时间的容器,到现在主动创造梦想的工厂,江门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浪漫篇章。原创华侨题材电影《故园飘梦》中,泛黄的侨批成为了传递思念的信物,串联起了赵朝阳与安宁的离散岁月;悬疑电影《秘密家书》则以银信为线索,探索家族传承背后隐藏的爱情密码。随着130多家影视相关企业落户于此,江门正从一个接受剧组来访的地方转变为积极创造梦境的源泉。

从流量入口到持久的情感纽带

2023年,《狂飙》的成功使江门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当聚光灯渐渐移去,这座城市面临的是如何将短暂的热度转化为长久的情感联系,以及寻找浪漫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让子弹飞》的碉楼到《棋魂》的骑楼,江门正用细腻的手法将影视场景转化为永恒的记忆点。赤坎华侨古镇将百年骑楼改造为民国风格的婚礼堂,新人可以在碉楼群中完成一场穿越时空的婚礼拍摄;三十三墟街在保留《狂飙》原始风貌的同时,引入了餐饮、文创等新业态,实现了从临时取景地向情感记忆实体的转变。

这座城市还通过政策手段促进浪漫经济的发展:《江门市关于推动影视产业繁荣的意见》提出了23项具体措施,解决了场地审批、交通管理等问题,同时建立了影视资源数据库,不仅向外界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也为浪漫经济绘制了一份详尽的地图——百年碉楼成为了定情之地,赤坎古镇变身为蜜月长廊,骑楼街区的每一道趟栊门后都藏着传统的婚俗故事。

当深港澳的情侣们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拍摄复古婚纱视频,当侨胞后代在启明里的祖屋举行婚礼时,江门证明了影视IP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每一个情感故事带回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从天然摄影地到爱情打卡点,江门怎么靠影视带火浪漫经济

赞 (0) 打赏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