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First惊喜影展在北京檀谷盛大开幕。秦沁刚下飞机便急忙赶往电影节现场,沿途看到道路两旁贴满了电影节的宣传海报,他心中满是激动与紧张。看着周围人潮涌动,大家急匆匆地走向影院,秦沁这才真正感受到他的短片《杀了那只鸡》入围这个被誉为“中国的圣丹斯”的电影节的真实感。
这部名为《杀了那只鸡》的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李显翼在27岁时回乡祭祖时,被要求买只鸡作为祭品的故事。对于极度惧怕鸡的李显翼来说,这无疑是个头疼的问题。更令他烦恼的是,不接受其性取向的母亲周雨柔不仅希望他隐瞒身份,还试图通过安排相亲来改变现状。在这次以相亲为目的的家庭聚餐中,面对奶奶、姑妈以及相亲对象小兰的压力,李显翼最终选择用行动表达内心的痛苦。然而,在即将崩溃之际,他没有选择杀害那只鸡,而是向所有人坦白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母亲也不得不直面长久以来逃避的事实,母子二人终于有了深入的交流。
回到2023年的夏天,刚刚完成剧本创作的秦沁计划返回故乡云南大理进行实地考察。事实上,在撰写剧本的过程中,他就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大理可能的拍摄场景。但命运弄人,在出发前一天,秦沁不幸扭伤了脚踝。因此,整个勘景过程,他要么坐着轮椅,要么拄着拐杖前行。
当再次看到童年时期无数次经过的稻田、四合院和湖泊时,秦沁既兴奋又担忧。如何让这些熟悉的家乡景象融入到这个难以启齿的故事中,并获得村民的支持?
秦沁决定将剧组的一半成员由村里的村民组成,他们有的为剧组提供后勤保障,有的则承担起司机的角色,确保日常交通顺畅。许多热心的村民甚至无偿提供自家场地作为拍摄地点,美术组也能就地取材,村民们会主动将适合的道具送到片场。据说,该片的室内布置图片后来还被艺术院校用作教学案例。另一半剧组成员则是秦沁的同学,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持秦沁的梦想。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都被秦沁讲述的故事所打动。
制作这部短片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或许是对那只鸡的选择及其调度。除了李显翼和他的母亲周雨柔外,这只鸡也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之一。秦沁回忆说,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鸡,他走访了许多邻居家,最后选定了一只有眼缘的鸡。这只鸡非常配合拍摄工作,“你把它放在哪里,它就乖乖待在那里;你给它食物,它就安静地吃。”此外,剧组还为这只主角鸡准备了一个替身,因为在某些场景中需要把鸡装入麻袋或携带移动,为了避免主角鸡过于疲惫影响拍摄效果,非必要时刻都会使用替身。导演透露,这只主角鸡目前仍然生活在他的外婆家中,得到了妥善照顾,正如电影结尾所示,它将继续生活直到自然死亡。
秦沁坦言,在农村老家拍摄这样一个主题的作品充满挑战。“直到现在,我的很多亲戚还在询问我关于这部片子的事情,但我还没有勇气给他们看,因为就像影片中展现的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做自己,但同时也要考虑父母是否会因为我们而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会选择保护他们。我可以保持低调,但在人群中总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存在,我希望通过这部短片让他们被看见。”
短片在电影节上放映结束后,观众们纷纷举手提问,讨论热烈。走出影院时,秦沁感慨道,这正是他们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所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我乐意混在人群里,但大家得被看见-青年导演秦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