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李文博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短剧这一新兴的文化现象正逐渐成为老年人的精神食粮。然而,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初涉网络世界的老年人成为了新的目标群体。渴望情感陪伴的他们,往往在寻找网络中的情感寄托时,不慎落入了不良商家设下的陷阱,导致个人财产受损。
一些制作粗糙、剧情低俗的短剧,尽管每集仅有几十秒到几分钟,却能够轻易地从老年人手中赚取数百乃至上千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类似央视3·15晚会揭露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直播骗局”事件增多,骗子们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面对孤独的老年人,社会应当如何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
目前,短剧的主要观众已从年轻人转向了中老年人。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中,40岁至59岁的用户占据了37.3%的比例,而60岁以上的用户也达到了12.1%。这意味着,在这个预估拥有500亿市场规模的行业中,超过一半的观众为中老年人。
这类短剧精准地捕捉到了中老年人在婚姻、家庭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情感交流上的巨大需求。通过高度戏剧化的家庭、婚姻故事,如“闪婚老伴”、“五十岁霸总”等主题,成功吸引了大量中老年人的关注。
据统计,近期热门的短剧榜单中,有接近一半的作品是以中老年为主题。例如,《闪婚五十岁》、《五十岁保姆嫁豪门》等作品,其中《闪婚老伴是豪门》的抖音话题播放量更是超过了26亿次。
在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理性消费的同时,部分老年人由于对互联网付费模式缺乏了解,反而更容易受到诱导,成为不良商家的目标。这些短剧通常会采用“免费观看+付费解锁”的模式,引导老年人通过小程序支付费用以继续观看后续剧情。
不仅如此,各短剧平台之间还会互相推广,采用多样的收费策略,进一步加深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显示,抖音、快手平台上41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达到36.3%,51岁以上用户的占比为18.9%,且有约三成的用户每月在线消费能力超过2000元。这表明,老年人不仅有钱有闲,而且对互联网付费模式的认知相对较低,因此更容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无论是通过短剧还是直播间,这些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手段本质上都是利用了他们对情感交流的强烈需求。通过提供高密度的情感价值,使老年人沉浸在虚拟的情感世界中,从而达到商业目的。
老年人为何会对短剧和直播间如此痴迷?这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空虚。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面临着与伴侣感情淡漠、子女远离等问题,使得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异常贫瘠。
智能手机的普及,虽然给老年人带来了获取情感价值的便捷途径,但也让他们成为了不良商家眼中的‘肥肉'。对于子女而言,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至关重要;而对于平台来说,则应加强对老年人的保护,防止其权益受到侵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追短剧成瘾,中老年人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