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巨匠白先勇曾言,《红楼梦》蕴含着无尽的人生密码,等待读者去解开。
此话确实道出了《红楼梦》的深邃与魅力。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红楼梦》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无人能及。
正如书中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职场升迁、家庭关系处理到子女教育、人际交往,乃至家族兴衰,《红楼梦》几乎涵盖了中国人情社会立身处世的所有方面。
可以说,想要过好这一生,读透一本《红楼梦》便已足够。
图:《红楼梦》剧照
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之一,《红楼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人情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涉及了儒释道思想、古代社会风貌、饮食文化、园林建筑美学等宏观层面,也细致入微地探讨了为人处世、人心人性、情义、修身齐家等微观议题。
著名主持人董卿认为,如果一生只能选择一本书来阅读,那必然是《红楼梦》,因为它是最具韵味的一部作品。
白先勇则表示,读过红楼的人和未读过的人,人生中的某些东西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红楼梦》虽然易读难懂,其文化价值和内蕴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要想真正理解《红楼梦》的精髓,脂砚斋的批注是不可或缺的钥匙。
那么,脂砚斋究竟是何许人也?
有人认为他是曹雪芹本人,有人猜测他是史湘云的原型,还有观点认为《红楼梦》是他与曹雪芹共同创作的成果。
红学大师周汝昌等人认定,脂砚斋是曹雪芹最为亲近之人。
在曹雪芹生前,《红楼梦》一直被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评本”不仅是历史上最早的版本,也是公认的最贴近曹雪芹原意的版本,豆瓣评分高达9.8!
无论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还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无不依赖于脂砚斋的批注。
胡适将脂批孤本借给周汝昌,后者凭借研读脂砚斋批评本成为一代红学大家。
如今市面上所有解读《红楼梦》的书籍,都离不开脂砚斋的批语。
可以说,不读脂批本,难以真正读懂《红楼梦》。
即便你已经三度细读《红楼梦》,一旦接触到脂砚斋的批评本,都会惊讶于自己从前的理解是多么浅薄。
今天推荐的《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堪称年度重磅之作,值得收藏。
该书由岳麓书社出版,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甲戌本为基础,结合庚辰本等多种版本进行补充,确保底本权威。
书中汇集了十多个版本中的全部脂砚斋评语,并融入了俞平伯、陈庆浩、朱一玄等红学大家的研究成果,力求精确严谨。
无论研究阵容还是评语的全面性,这样的珍品,连周汝昌、郑振铎都未曾见过。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中藏有国宝级文物——孙温绘制的《红楼梦》高清复刻版。
每册开篇均配有国家一级文物孙温绘《红楼梦》,无需前往博物馆即可在家细细品味。
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珍贵复古绣像画,随文相配,辅助理解。
考虑到《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复杂,大观园盛况难以想象,本书贴心配备了人物关系脉络图和孙温绘制的大观园全景图,清晰呈现,帮助读者深入体验。
除了内容权威难得,装帧设计亦属上乘,处处彰显精良。
全三册封面采用绣像版设计,函套选用了孙温绘红楼中的经典场景,尽显红楼神韵。
这套传家版《红楼梦》,不到百元的价格,就能让你拥有郑振铎、周汝昌都未曾得见的珍品,以及国家一级文物。
不了解《红楼梦》,你或许无法体会到,能够一阅全评脂批本,是无数红学大师的梦想。
脂砚斋的批评本,是对曹雪芹原意最为忠实的诠释,也是红学研究的首推之作。
无论是艰深的诗词歌赋、隐晦的寓意,还是复杂的人物关系,脂砚斋都能一一剖析。
林黛玉的偿泪之债、适用于当代的宝钗式世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命运无常,他都能细腻解析。
例如,在《红楼梦》第八回中,贾宝玉去看望薛宝钗时,林妹妹的到来:
程甲本写道:“丫头喊林妹妹来了,只见林黛玉摇摇摆摆地走进来。”而脂批本则描述为:“只见黛玉摇摇地走了进来”。这细微的差别,使得黛玉的形象更加符合她的性格特征。
张庆善评论说:“‘摇摇摆摆’不像林妹妹走路的样子,‘摇摇’更美,体现了女性的优雅姿态。”
几个字的变化,让黛玉的形象焕然一新,可见选择正确的版本对理解《红楼梦》至关重要。
《脂评本》最接近《红楼梦》的原始面貌,且只评曹公的前八十回。
脂砚斋在曹雪芹原稿上加批语,深入了解每个细节、角色的性格及命运,并对大观园布景与专业术语进行详尽解读,最能体现曹公原意。
他不仅揭示了曹雪芹生平及其家族背景,如第一回癞头僧念出的诗句暗示曹家被抄家的历史;还对小说情节进行了引申补充,披露了八十回后的结局。
例如,“元、迎、探、惜”代表“原应叹息”之意,“霍起”意味着“祸起”,“娇杏”象征“侥幸”,“凡鸟”组合成一个“凤”字等等。
通过脂砚斋的批注,你能窥见真正的《红楼梦》结局。
这些揭示内幕性的提示,若非脂砚斋指出,读者很难自行发现。
不仅如此,《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行为举止、服饰配饰的内蕴,以及处世人际关系,脂砚斋都有深刻剖析。
比如,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秦可卿室内的每一个陈设皆有深意,脂砚斋在点评中均有详细解释。
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林黛玉家产的去向?林黛玉与北静王的关系?宁国府与曹雪芹家世的关系?元春究竟如何去世?省亲为何在凌晨?
关于《红楼梦》中的诸多谜团,都可以在脂砚斋的批注中找到线索。
除了故事结构和深层含义,脂砚斋还对《红楼梦》的创作艺术进行了分析。
他讨论了“回风舞雪”、“横云断岭”、“草蛇灰线”的叙事手法,以及“暗伏淡写”、“淡隐法”等技巧,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作品。
书中近3000条评语,用红色楷体字排版,各本眉批以红色字体排列在内栏,以便区分原著正文。
脂砚斋的随文评点犹如园林中的匾额、碑刻,在游览过程中或凑趣、或提点,引导我们多角度领略其中的妙处。
只有读过脂评本,才算真正读过《红楼梦》!
孙温绘制的《红楼梦》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大连旅顺博物馆。
数十年才展览一次,普通人想亲眼目睹实属不易。
而这套传家版《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则是高清复刻了这件稀世瑰宝。
书中再现了宝黛初遇、史湘云醉卧芍药茵、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经典场景,仿佛置身其中。
画中山水人物、楼台亭榭、园林园艺、室内布置、服饰头饰等细节丰富,使《红楼梦》的世界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每一处细节都可以放大仔细欣赏,充满了故事与情感。
弱柳扶风的林黛玉、面如银盆的薛宝钗、粉面含春的王熙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笔触细腻至极,令人赞叹。
如同刘姥姥初次进入大观园般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边读原著,边看脂砚斋的点评,再配合孙温的绘画,犹如观看带有弹幕的电影,精彩纷呈。
例如第四十九回众人穿斗篷赏雪的情节,脂砚斋在旁批注解释不同斗篷背后的深意:
黛玉身穿白狐皮斗篷,显得娇弱;宝钗的莲青斗纹锦斗篷则突显其典雅;岫烟没有斗篷,则暗示了她的贫困。
曹公是如何渲染铺陈,书中采用了多少种奇技妙法……
过去你读不懂的细节,看不透的暗示,想不通的铺垫,脂砚斋都在原著旁批注里为你解析。
不论是家藏传家,还是作为礼物赠予长辈、友人,或者作为孩子的文学启蒙书,这套书都是绝佳选择。
正如古语所说:“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红楼梦》一遍不够,要读三遍”。
周汝昌也强调,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读通《红楼梦》。
市面上有许多版本的《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但强烈推荐这套年度重磅之作:
首先,底本权威,且收录批语全面,综合了十多个版本。
其次,集合各大红学家的研究成果,确保版本精准权威。
再次,包含国宝级孙温绘画和大量珍贵绣像画,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最后,装帧精美,印刷精细,封面雕刻工艺精湛,函套选用孙温绘画,高端大气。
《红楼梦》若只是草草阅读,会错失许多曹公原意的妙处。
当你捧起这本书,所有曾经读不懂的“意难平、荒唐言”,都将变得清晰明了。
书中蕴含的情感也会深深触动你的心灵,带给你对人生的全新感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这部超赞的经典,值得每个人看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