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新版《白雪公主》在争议声中于内地市场正式亮相,然而其票房与口碑的表现却未能如愿,首映日即遭遇滑铁卢,票房成绩甚至不敌已经上映近两个月的《唐探1900》,让人唏嘘。
截至目前,《白雪公主》的日票房排名已下滑至第四位,累计票房仅达到110多万元,几乎没有逆袭的可能性。据专业购票平台预测,该片首日票房能突破200万已是极限,这一数字远不及《哪吒》的一小部分,勉强跻身全天第五名,表现甚至逊色于同样遭遇票房惨败的《美队4》。
对于部分观众而言,《白雪公主》上映前的负面新闻就已让人心生警惕——从迪士尼强行推行肤色多元化,到白雪公主扮演者瑞秋·齐格勒被指控歧视亚裔等,即便如此,首映日仍有内地观众为其贡献了数百万票房。不过,在许多人看来,即便是这几百万也显得过多。
不得不说,中国市场庞大无比,从首批观影者的反馈来看,除了那些对影片争议并不了解的观众外,还有一大部分是怀着“倒要看看究竟有多糟糕”的好奇心理走进影院的。
而《白雪公主》确实不负众望地向这些观众展示了何为真正的失望。
以下是一些观众的真实评价(均来自已购票并观看过电影的人士):
——“我知道它不会很好看,但没想到会无聊到这种程度。”
——“千万别去看!这部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优点可言,剧情、服装设计、特效,样样都差得令人发指,简直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
——“质量太差劲了,原本以为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美国电影一次又一次刷新我的底线,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底线吧。”
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即使不考虑关于肤色正确性的争议,也不讨论为什么白雪公主变成了棕色皮肤的公主,《白雪公主》依旧收获了大量的负面评价。综合首映日的观众反馈,几乎所有角色和元素都被批评为乏善可陈,剧情和特效毫无亮点,甚至还涉嫌抄袭其他迪士尼公主电影的情节,真可谓一无是处。
作为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原著强调的是真爱的力量以及女性需要等待被拯救的价值观,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女性独立自主的理念有所冲突。因此,在进行影视改编时,对原作的核心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遗憾的是,迪士尼这次似乎连最基本的改编都没有做好。
不止一位观众指出,《白雪公主》的改编只是表面功夫,例如将王子的身份改为盗贼,或者干脆不让公主和王子最终在一起。然而,这样的改动在《长发公主》中就已经出现过了,此次再次使用,不禁让人质疑白雪公主是否是在模仿乐佩公主的故事?相比之下,《小美人鱼》中的改编反而更加新颖。
除了主角之外,后妈王后和七个小矮人也是《白雪公主》中的重要角色,但他们同样未能幸免于难。盖尔·加朵饰演的后妈王后虽然颜值在线,但在演技上却未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被认为比扮演白雪公主的演员更缺乏说服力。至于七个小矮人,他们的CGI效果则成为了整部影片的一大败笔,呈现出一种既像人又不像人的恐怖谷效应,同时还带有令人不适的猥琐感,彻底破坏了迪士尼一贯以来的高质量特效声誉。
通常情况下,文章结尾应该给予一些正面的评价或建议,比如每个人口味不同,建议亲自观看体验等。但对于《白雪公主》,有时候有些电影真的不是非看不可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白雪公主》上映第一天就扑街!预测票房才200万,角色全被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