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娱乐圈的喧嚣,仿佛比电视剧还要戏剧化。
那些曾经因各种丑闻被大众舆论推向风口浪尖的艺人,在这个春天似乎又找回了往日的光彩。有的在海外举办万人演唱会,有的新剧突然上线平台并迅速积累人气,更有甚者重新站回了舞台中央,仿佛之前的争议从未发生过一样。网友们不禁调侃:“现在要是没有点黑历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红过。”
以李易峰为例,他曾经被视为“国民男神”,但一场个人隐私丑闻彻底摧毁了他的公众形象,使他从顶级流量明星变成了负面新闻人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沉寂三年之后,他在泰国曼谷举办了万众瞩目的演唱会。
成群结队的粉丝穿着婚纱、手持绿色荧光棒前来支持,门票价格被炒到了3500元一张,现场气氛热烈到极致。
李易峰不仅身着浴袍、深V装亮相,还穿上了经典角色“百里屠苏”的戏服演唱《剑伤》,并在表演中双膝跪地,表达深深的情感,引得粉丝们高呼“峰峰我们永远等你”。这样的举动让旁观者目瞪口呆,这究竟是情怀营销还是卖惨策略?韭菜已经割到了国外。
更令人咋舌的是,有消息透露李易峰的定制发夹售价高达上百元,整个会场绿光闪烁,网友戏谑道:“这哪是演唱会,简直就是一片韭菜田。”然而对于资本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短视频平台上充满了怀旧背景音乐剪辑的“十年之约”视频,轻松获得百万播放量,粉丝们的婚纱照和泪水瞬间转化为了流量密码。
如果说李易峰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方式复出,那么张嘉倪则是通过“人设重塑”的教科书式案例实现了逆袭。
此前因为参与争议性活动而遭受全网抵制,账号一度被禁言一年,今年她却以高调姿态重返娱乐圈,在品牌活动中稳居C位,甚至将当红小花陈都灵衬托成了陪衬。
问题是,张嘉倪在未遭遇口碑危机前,其知名度远不及如今的陈都灵,经过一年的禁言期后,资本竟然选择了押注于她身上。不过考虑到杨颖同样因同一事件导致事业滑坡且难以恢复昔日辉煌的事实,张嘉倪的前景也未必乐观。
最让人困惑不解的例子莫过于宋祖儿。
2023年她被前任员工实名举报涉嫌逃税漏税,所有参演作品都被雪藏,尽管官方尚未对此事做出最终裁决,但她已被贴上了“劣迹艺人”的标签。
然而就在今年,《无忧渡》突然上线并获得了高度关注,另一部重磅制作《折腰》也取得了播出许可,随时准备开播。
很明显,投资方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并成功地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毕竟投入数亿资金打造的大制作剧集,不可能坐视血本无归。
尽管弹幕中充斥着诸如“税款补缴了吗?”之类的质疑声,但是优秀的数据表现足以掩盖一切负面评论,有网友总结道:“资本利用剧集数量优势,将批评之声淹没在数据海洋之中。”
这种操作背后所展现出的资本力量,简直比编剧编写的剧本还要精妙。
面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便转向东南亚市场举办演唱会;作品受阻,则等待舆论环境改善后再行推出;人设崩塌,则换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故事重新包装自己。
一方面,国内资本始终相信“黑红也是红”的道理,认为负面评价越多反而越能吸引眼球,只要赌对了就能收获巨大回报。
另一方面,粉丝们的盲目追随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李易峰的支持者坚信他是无辜的,甚至有人穿上婚纱参加他的演唱会:“即便他犯了错误,我们也愿意一直等待。”
而在张嘉倪发布复出照片时,尽管有人提起疯马秀的旧账,但忠实粉丝立刻反击:“姐姐独自美丽,反对者请闭嘴!”
这种“虐粉”模式反而增强了粉丝的忠诚度,使得他们在投票、刷数据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狂热粉丝的热情几乎无可阻挡。
然而,资本低估了公众的记忆力。
韩国艺人李胜利企图在中国夜店试水,台湾省艺人安溥改名后试图重返内地音乐节,以及田馥甄受邀出席天津音乐节等活动,均遭到网民举报而被迫取消。
此外,PGONE更换身份直播仅24小时就被举报封号;杨颖尝试复出后资源急剧减少,各大品牌纷纷避而远之。
由此可见,这场博弈并没有真正的赢家。
资本虽然短期内获得了利润,但却牺牲了行业的信誉;艺人们看似重获新生,但如果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再多的曝光也无法弥补。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今天你为有问题的艺人买单,明天他们就会把底线降得更低。”
因此,内娱行业急需觉醒。
韩国对于劣迹艺人的处理方式包括公开道歉、禁止演出多年,日本则直接对涉毒艺人实行终身禁演,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做法。
作为观众,我们可以选择不点击相关内容,不购买相关产品的门票,因为在舞台上进行所谓的“洗白”,只会让艺术的尊严荡然无存。
无论是因为违法行为还是道德失范,劣迹艺人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希望他们复出后能够真正起到正面示范作用,否则这样的复出,内娱真的不需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草莓电影 » 坏名声的艺人一个个又出来了,有的开演唱会,有的新剧大火,这算资本赢了吗?